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05 11:07
相關(guān)企業(yè):金話筒醫(yī)藥
1,巴豆蘸黃臘能治病嗎
應(yīng)該不能吧。巴豆蘸黃臘?估計吃下去以后,拉稀也會把人拉死。2,中藥材黃蠟是什么能治什么病
黃蠟有解毒、生肌、定痛的功效,主治急心痛,下痢膿血,久瀉不止,胎動下血,瘡癰內(nèi)攻,久潰不斂,水火燙傷等。3,雄黃生巴豆是治什么病
雄黃、生巴豆都屬于毒藥很強的中藥,一般以外用為主,治療各種皮炎,尤其對神經(jīng)性皮炎、皮癬等有很好的療效。 去外殼的生巴豆30克、雄黃3克,二者比例為10:1。先將巴豆、雄黃研成粉末。兩藥混合一起,用3一4層紗布包扎備用。 使用方法:每天包扎好藥物在患部擦2次,每次擦1~2分鐘,至癢感減輕,局部起水疤為止。然后患處搜蓋無菌紗布,以防止感染。一般中醫(yī)根本不知道如何用此類藥物。 不是,中醫(yī),不是家傳,必須遵醫(yī)囑; 中醫(yī)處方下;出現(xiàn)治療什么病癥問題,不要亂學(xué)。4,巴豆屬于中藥么
巴豆是中藥,是瀉下的藥物,用瀉下的方法來減肥不可取,人體每天的營養(yǎng)都瀉了,瘦是自然的,但是人的身體也就垮了 巴豆是中藥,它不是寒性而是辛熱的,并有毒。其有瀉寒積,通關(guān)竅,逐痰,行水,殺蟲的作用。它和姜皮同用,一是可降低其毒性,二是加強行水消腫的作用。消腫瘦身是真的,但巴豆只能用于寒積證,而且內(nèi)服只是用巴豆霜,并是用散劑或丸劑內(nèi)服。不要去試,醫(yī)生一般不會推薦你用這個減肥,巴豆雖然可以通便,但是它對腸胃是很傷的,建議你多喝水,巴豆屬于中藥材,是藥三分毒,所以,不要去試。姜皮中和巴豆涼性后清腹消腫是針對腹脹以及胃腸紊亂導(dǎo)致的大便不通。 巴豆 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主產(chǎn)于四川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等省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。用仁或制霜。 【藥性】辛,熱;有大毒。歸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 【功效】峻下冷積,逐水退腫,祛痰利咽,外用蝕瘡。 【應(yīng)用】 1.寒積便秘。本品辛熱,能峻下冷積,開通腸道閉塞??蓡斡冒投顾b入膠囊服,或配大黃、干姜制丸服,適用于寒邪食積,阻結(jié)腸道,大便不通,腹?jié)M脹痛,病起急驟,氣血未衰者,如三物備急丸(《金匱要略》)。 2.腹水臌脹。本品峻瀉,有較強的逐水退腫作用。用治腹水臌脹,可用巴豆配杏仁為丸服(《肘后方》)。近代用本品配絳礬、神曲為丸,即含巴絳礬丸,用治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。 3.喉痹痰阻。本品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。治喉痹痰涎壅塞氣道,呼吸困難,甚則窒息欲死者,可單用巴豆,去皮,線穿納入喉中,牽出即蘇;近代用于白喉及喉炎引起喉梗阻,用巴豆霜吹入喉部,引起嘔吐,排出痰涎,使梗阻癥狀得以緩解。治痰涎壅塞、胸膈窒悶、肢冷汗出之寒實結(jié)胸者,常與貝母、桔梗同用,如三物小白散(《傷寒論》)。此外,小兒痰壅、乳食停積甚則驚悸者,可用本品峻藥輕投,可祛痰、消積,常與膽南星、朱砂、六神曲等同用,如萬應(yīng)保赤散(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)。 4.癰腫未潰、疥癬惡瘡。本品外用有蝕腐肉、療瘡毒作用。治癰腫成膿未潰者,常與乳香、沒藥、木鱉子等熬膏外敷,以蝕腐皮膚,促進破潰排膿;治惡瘡,單用本品炸油,以油調(diào)雄黃、輕粉末,外涂瘡面即可。 【用法用量】入丸、散服,每次0.1~0.3g.。大多數(shù)制成巴豆霜用,以減低毒性。外用適量。 【使用注意】孕婦及體弱者忌用。不宜與牽牛子同用。 【鑒別用藥】巴豆辛熱燥烈,要力剛猛,峻下冷積,開通閉塞,主治冷積便秘重癥;大黃苦寒泄降,峻下實熱,蕩滌胃腸,主治實熱積滯便秘急癥。 【古籍摘要】 1.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:“破癥瘕結(jié)聚,堅積,留飲痰癖,大腹水脹,蕩滌五臟六腑,開通閉塞,利水谷道,去惡肉?!?2.《名醫(yī)別錄》:“療女子月閉,爛胎,金瘡膿血不利,丈夫陰,殺斑蝥毒?!?3.《本草通玄》:“巴豆稟陽剛雄猛之性,有斬關(guān)奪門之功,氣血未衰,積邪堅固者,誠有神功,老羸衰弱之人,輕妄投之,禍不旋踵。巴豆、大黃,同為攻下之劑,但大黃性冷,腑病多熱者宜之;巴豆性熱,臟病多寒者宜之。故仲景治傷寒傳里惡熱者,多用大黃。東垣治五積屬臟者,多用巴豆。 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 1.化學(xué)成分:含巴豆油34~57%,其中含巴豆油酸和甘油脂。油中尚含巴豆醇二脂和多種巴豆醇三脂。此外,還含巴豆毒素、巴豆苷、生物堿、β-谷甾醇等。 2.藥理作用:巴豆油外用,對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。口服半滴至1滴,即能產(chǎn)生口腔、咽及胃粘膜的燒灼感及嘔吐,短時期內(nèi)可有多次大量水瀉,伴有劇烈腹痛和里急后重;巴豆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桿菌、流感桿菌、綠膿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;巴豆油有鎮(zhèn)痛及促血小板凝集作用。巴豆提取物對小鼠腹水型與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;巴豆油、巴豆樹脂和巴豆醇脂類有弱性致癌活性。 3.臨床研究:據(jù)報道,以巴豆為主或適當(dāng)配伍還可用于治療其它多種疾病,如:用巴豆粉膠囊合茵陳大柴胡湯,治療膽囊炎、膽石癥均取得滿意療效(遼寧中醫(yī)雜志,1980,8:43)。用巴豆與黃蠟配伍,制成巴豆丸,囫圇吞下,可治療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、鼻竇炎(湖南醫(yī)藥雜志,1979,1:39;河南醫(yī)藥,1983,34:247)。用巴豆制劑對甲狀腺癌的療效也較顯著(健康報,1987,11:10)。另外,還可用于痹證、面神經(jīng)麻痹、急性腸梗阻及小兒鵝口瘡等。 4.不良反應(yīng):本品具有強烈的毒性,其含巴豆毒蛋白及巴豆油。巴豆毒蛋白是一種細胞原漿毒,能溶解紅細胞,并使局部細胞壞死;巴豆油系一種峻瀉劑,對胃腸道粘膜具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,可引起惡心、嘔吐與腹痛,重則發(fā)生出血性胃腸炎,大便內(nèi)可帶血和粘膜。對腎亦有刺激作用。皮膚接觸巴豆油后,能引起急性皮炎。中毒表現(xiàn):癥狀為咽喉腫痛、嘔吐、腸絞痛、腹瀉,甚則腐蝕腸壁,出現(xiàn)霍亂樣米湯樣大便,頭痛,眩暈,皮膚冷濕,脫水,呼吸或循環(huán)衰竭而死亡。外用巴豆霜可產(chǎn)生接觸性皮炎,局部燒灼成膿皰狀紅疹,水皰等癥狀。巴豆 別名 巴仁、江子、巴果、紅子仁。植物形態(tài) 常綠小喬木。樹皮深灰色,平滑,幼枝綠色,疏生星狀毛。葉互生,卵形或長圓狀卵形,長5~12cm,寬3~7cm,先端長尖,邊緣有細齒,近基部有2腺體,兩面疏生星狀毛基出3脈?;ㄐ?,單性同株;總狀花序頂生,雄花在上,雌花在下;雄花綠色,花萼5深裂,花瓣5,反卷,雄蕊15~20;雌花無花瓣,子房圓形,花柱3,頂端2叉蒴果卵形,長約2cm,有3鈍棱,密生星狀毛。種子3粒?;ㄆ?~5月,果期7~9月。生于村邊、曠野、溪旁、林緣。主產(chǎn)四川、云南、廣西、貴州、湖北。性狀 果實卵圓形,具三棱,長1.8~2.2cm,直徑1.4~2cm*;表面灰黃色,粗糙,有縱線6條;3室,每室含種子1粒。種子橢圓形,略扁,長1.2~1.5cm,直徑0.7~0.9cm;表面棕色或灰棕色,一端有種臍及種阜的疤痕;外種皮薄而脆,內(nèi)種皮呈白色薄膜;種仁黃白色,油質(zhì)。味辛辣。性味 性熱,味辛;有大毒。功能主治 外用蝕瘡。用于惡瘡疥癬、疣痣。 慎用優(yōu)質(zhì)文章排行榜